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的設立,對于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薄弱領域進行設備更新改造,擴大制造業市場需求,推動消費恢復成為經濟拉動主力,具有極大促進作用。可以說是促進制造業發展的一劑強心針。
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,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,可以說是立國之本、興國之器、強國之基。縱觀工業革命以來各國發展歷史可以看到,國家的強盛與制造業的強盛不可分割。因此,大力發展制造業,提升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,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、保障國家安全、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工業化進程總體上進入基本實現工業化的發展新階段,制造業也開始出現結構改善勢頭。制造業增速放緩,向綠色可持續方向轉變,向高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積極邁進,向智能化和服務化轉型步伐日益加快,先進制造業比重不斷提升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“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”的戰略任務,“十四五”時期,在立足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上,我國將邁上由“制造大國”向“制造強國”轉型的新征程,制造業結構調整將深入推進。
2021年十二月底,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發展規劃》發布,緊扣智能特征,以工藝、裝備為核心,力爭到2035年,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,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。
2000億設備更新再貸款主要指向社會領域、新基建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等,將直接促進這些領域設備更新投資,對提升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,深化產業改革,形成高質量發展動力,具有較大的積極作用。
同時,設備更新再貸款以不高于3.2%的利率向10個領域的設備更新改造提供資金支持,遠低于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水平(6月為4.16%),這也將在短期內激發相關主體信貸需求,助力寬信用進程,有助于推動經濟全面轉型升級。